在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约达到3%左右。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了困扰,同时也有很多家长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三分之一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三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身材矮小是儿童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对孩子将来求学、就业和婚姻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发现孩子长得矮小,但觉得孩子可能是“晚长”范围,盲目等待,一拖再拖,觉得等孩子需要就业时再治疗也来得及。却不知这时孩子的骨骺已闭合或接近闭合,生长潜力有限,错过佳治疗时机追悔莫及。
孩子的身高增长是有规律的,一般出生时身长50cm,第一年长25cm,第二年长10-11cm。两岁以后,尤其3岁后进入儿童期,孩子身高每年会增长5-7cm,这一阶段生长激素对身高的作用明显。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女孩平均可长25cm,男孩30cm。家长应注意,性激素促进身高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骨骺的闭合,如果女孩初潮和男孩变声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干涉效果已经不太明显了。”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是不是矮小症简单粗略的观察方法是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还有一个公式适用于2-12岁的儿童计算平均身高:年龄×7+75(cm)。若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cm,则属偏矮。
治疗矮小的黄金时期是孩子13岁之前,家长要及时密切关注孩子身高。当发现孩子身高落后的时候,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及科学干预,,既不能等待,也不能盲目就医,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寻找孩子生长落后的原因,科学治疗。